“民以食為天”,中國人為了充分享受飲食生活的美,從古到今,極盡聰明才智,使飲食生活十分藝術化,飲食生活講究“三美”:食物美,飲器食具美,進餐環境美。對餐飲采取的是藝術的態度,飲食本來是物質的,被賦予了奇妙的文化色彩,從中享受人生樂趣,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。隨著國民生活從溫飽型向小康型的演進,人們在餐飲上的消費觀念已從充饑型逐步轉向享受型、休閑型。消費者十分注重從餐飲中獲得精神享受,而這方面,對客人的感觀情緒最有決定性影響的是餐飲的環境與氣氛,尤其是室內的空間設計,它應該具有文化與文明的內涵,幽雅、舒適、溫馨,給人以某種情調的感染,使人心情放松,得以享受美好的生活和人生。以下便是此次餐廳設計的具體說明。
1、以地域民俗民風為主題的餐廳設計 現在根據民俗民風進行主題裝飾設計的餐飲設計的飲食場所較多。在我國廣大的地域空間內,北方有以土炕、土墻、狗皮帽子為主題裝飾的東北農村風格的飲食空間設計,南方有以椰子、海洋等為主題的熱帶風情設計,西邊有以黃玉米,大辣椒等為主題裝飾元素設計,東邊有老上海風情元素設計。以地域民俗民風為主題的空間設計把凸現在人們記憶中、烙印在人們性格里的厚重文化通過裝飾設計,用現代手法追憶了過去的美好時光。
2、以田園農舍為主題餐廳設計 當代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,當代人居生活環境渴望回歸自然是一種時代潮流,以田園農舍為主題進行設計的酒樓飯店受到歡迎。比如在空間外觀進行植物裝飾,大廳內縈繞彎曲的小水道,樓頂燈具設計成玉米圖案,墻上陳列草帽、馬燈等物品,窗欞敞開,微風吹過,給人一種田野的味道。設計師將天然的木、竹、藤、麻作為設計主材,配合祿科木、壓模混凝土等現代科技的產物,兩者結合恰到好處。有別于一般性臨景建筑會帶來的房景分離問題,常規的手法只是借景,或是對話。而該案最終完成后,做到了景中有房,房中有景,房中有房,景中有景的融合。更加突出了生態餐廳以自然為主題的特色。
3、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餐廳設計 由于餐館酒樓的設計定位與企業的經營聯系緊密,餐廳設計必須有一個完整的主題,才能夠迅速而準確地抓住各個設計對象不同的文化訴求。設計可以幫助設計師找到它們各自不同的主題,強化空間設計的主題性和文化性。對傳統文化在現代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演繹作了全新的、大膽的探討,打破常規摒棄傳統文化中的單調陳舊古老的裝飾手法,以抽象簡潔的造型和豐富的主題含義。美食與美學交相輝映,經由極具感染力的色彩組合引起強烈的視覺沖擊與心理共鳴。
4、以尋古懷舊為主題的餐廳設計 懷舊尋古是餐飲空間設計中經常運用的主題,對濃郁的歷史文化特色進行挖掘整理,再現歷史風韻,賦予飲食空間極強的生命力、感染力。以個性的格調突破了室內空間的因循守舊,青灰色石板鋪設的地面,拾階而上后便是蜿蜒的廊道。粗藤細竹編制的桌椅,淺色的天然材質,巨大的古樹與綠蔭,原石壘出的溪流接近蘇南郊野的鄉村風光,環境營造出氣定神清與豁然開朗的感受,古式宮燈不僅精美異常,燈光更添不少雅趣。
5、以文藝作品為主題的餐廳設計 據巖嶼空間設計公司調查,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經營者意識到高品位、高層次的文化底蘊是企業立足的基礎。因此,餐飲業逐漸建立了“文化興店”的經營理念。如許多酒樓、飯店以文學名著為藍本,布置了許多文學名著背景裝飾。大廳以舊色為基調,鋪上古代地磚,木質的餐桌椅,餐桌上鋪上深色的餐布等等,這些裝飾元素都在營造文學名著的主題。一味地體現古文化,將會略顯沉悶,設計師又采用現代的裝飾材料協調搭配:天然的石材與具現代感的金屬材料、自然的墻面紋理與精致的藝術玻璃、原木的雕刻與現代的水晶珠簾等等。整個設計在體現古代文化的同時,又具有時代感。
1.1 餐廳定位
1.1.1 餐廳類別
餐廳的類型可謂五花八門,分類方法多樣,一般隨著等級與規模的提高,餐廳類型增多。
(1) 以供應菜肴的特色分類
烹飪作為文化的內涵之一,在世界各地以千變萬化的系列使賓客一飽口福。我所設計的
這家餐廳是富有我國南方特色的中餐廳。
(2) 以使用對象分類
這家餐廳除了為市民服務外,還可供大廈的職工用餐,同時也向外賓開放。
(3) 以級別分類
餐廳室內裝修富麗豪華,采用傳統形式,提供的菜肴也傳統古老,服務員比例最大,價格頗高,屬于高級豪華型。
(4) 以服務方式和餐廳環境特色分類
這家餐廳的主要服務方式是賓客在餐桌就座后,斟酒、倒茶、送菜上湯等均由服務員供
應服務。餐廳功能多樣,氣氛高雅親切,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。同時其環境也按食品風味和烹飪特點設計,細致精美、獨具匠心,營造出南方風味餐廳的特色。
1.1.2 餐飲空間的組成
餐飲部分由餐廳、飲料廳、包房和廚房組成。
(1) 餐廳部分
餐廳是接待賓客用餐的地方,從中設有接待大廳,由于該餐廳規模較大,人流也較多,因此結合現代豪華型餐飲行業的發展趨勢,把餐廳分成兩部分,滿足了短時間內用餐客人的要求,同時也滿足了視為用餐為高消費享樂的客人要求。這也反映餐廳的等級與經營范圍,甚至能成為餐廳的標志,其室內設計與供應的菜肴直接影響了餐廳的前景。
(2) 飲料部分
飲料部分是指此餐廳設有一間小型咖啡座,以輕松、舒暢、明快為空間的主導氣氛,通過潔凈的裝修結合植物、水簾、燈具等小品來增加室內的輕松、舒適感。咖啡座設有座位,與餐廳空間交融、滲透,創造出良好的視覺效果。這里是為賓客提供舒適的休息和交際的場所。在水簾的襯托下,其環境典雅溫馨,富有意境。
(3) 包房部分
包房是餐廳設計中較私密的空間,因安靜、不被打擾,表現出特定的安全感。其室內設計可分兩大類進行:
其一,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傳統特點和濃郁的南方情調,使客人產生新鮮感;
其二,與自己家一樣符合生活習慣,親切方便,“賓至如歸”之感油然而生。中式的裝潢,更能營造出一種舒適的用餐環境。
(4) 廚房部分
廚房是餐廳的后方,主要包括洗滌、加工、貯藏、烹飪、備餐等組成。在兩間餐廳里都設有廚房,廚房與餐廳聯系密切,從送菜點到餐桌的服務距離不能大于40米。廚房內部應合理布置,盡量縮短工藝流線,避免多余往返交叉,既減少勞力、運輸量,又有利于衛生要求。同時也要選擇易潔、防水的地面、墻面材料,來確保廚房內的設施安全。
1.1.3 餐廳規模與面積指標
(1) 餐廳的規模
餐廳的規模取決于使用功能與服務效益。這家餐廳占了辦公樓三層的整個樓面,可容納數百人,層高為3.9米,空間高大,十分氣派,其總餐桌數占整個餐廳的70%左右。
(3) 餐廳的面積指標
這家餐廳的面積近代2000平方米。由于餐廳的等級較高,餐座就要求越寬舒,同時餐座間通道和服務通道應該增寬。在餐廳內近有200個座位,其面積指標為每座1.7 平方米。面積指標的提高,使餐廳安逸舒適,服務迅速。
1.2 餐飲空間設計原則
1.2.1 餐飲空間應該是多樣空間形態組合
人們厭倦空間形態的單一表現,喜歡空間形態的多樣組合,希望獲得多彩的空間。因此,餐廳設計的第一步是設計和劃分出多種形態的餐飲空間,并加以巧妙組合,使其大中有小,小中有大,層次豐富,互相交融,使人置身其中感到有趣和舒適。
1.2.2 空間設計必須滿足使用要求
室內設計必須具有實用性。因此,所劃分的餐飲空間的大小、形式及空間之間如何組合,必須從實際出發,也就是必須注重空間設計的合理性,方能滿足飲食活動的需求。尤其要注意滿足餐桌椅的布置和各個通道的尺寸,以及送餐流程的便捷合理。
1.2.3 空間設計必須滿足工程技術要求
材料和結構是圍合空間的必要的物質技術手段,餐廳空間設計必須符合這兩者的特性。而聲、光、熱及空調等技術,又是為營造出室內氣氛和創造出舒適的物理環境的手段,因此,在空間設計中,必須為上述各工種留出必要的空間滿足其技術要求。
1.3 餐飲室內界面設計
餐飲的空間圍合元素中,除了墻面、隔斷、地面、頂棚外,還包括列柱、欄桿、燈柱、吧臺以及各種可移動的家具、燈具、陳設、綠化、小品等。因此在室內空間設計基本確定以后,便要對圍合空間的實體進行具體設計,使空間設計得以具體實現。
室內界面設計,是指對圍合和劃分空間的實體進行具體的設計,既根據對空間的限定要求和對圍合與滲透的不同需求,來設計實體的形式和通透程度,并根據整體構思所需,來設計實體表面的材質、質感和色彩,進行表面裝飾設計等。界面設計對市內環境氣氛的創造有直接影響,是整體環境設計的主要部分。它不僅僅是一般室內裝修所指的表面處理,更重要的是如何同整體氣氛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,使空間設計進一步深化和落實。
1.3.1 界面的作用
(1) 分隔空間和組織空間
餐飲空間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以及空間的趣味性需要,往往用墻、隔斷等界面來進行分隔、圍合,使其成為多種形態的餐飲空間,并加以巧妙組合。在這設計中,我運用了隔墻進行分隔,形成了接待大廳、兩間餐廳、一間咖啡座以及五個包房。同時布置了綠化和水井,使室內栩栩如生,富有生機。
(2) 創造環境,體現風格,營造氣氛
墻面、隔斷、地面、頂棚、欄桿等界面是組成餐廳室內環境的主要部分。因此,界面的造型、色彩、質感,界面的藝術氣質及裝飾性,直接影響室內整體效果和氣氛。界面是表達構思的載體,也是體現某種風格的載體。在中式的餐飲空間界面,我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造景元素,一般以紅木為主色調,色彩沉穩,造型莊重、典雅。天花以復式藻井呈現,墻面以木裝修為主,在包房內懸掛字畫,陳設玩器等,更能烘托出一種含蓄而清雅的境界。所以通過界面設計可以營造出獨具特色的餐廳,使客人享用美食的同時,感受獨特的餐飲文化氣氛。
1.3.2 界面設計
界面設計服從空間設計,空間設計是界面設計的基礎。在具體設計中,因為室內空間環境氣氛的要求不同,構思立意不同,材料、設備、施工工藝等技術條件不同,界面設計的表現內容和手法也多種多樣。例如,表現結構體系與構件構成的技術美;表現界面材料的質地與紋理;利用界面凹凸漏洞變化的造型特點與光影變化形成獨特效果;表現界面色彩和色彩構成;強調界面圖案設計與重點裝飾等。界面設計主要由三部分組成:界面造型設計、界面色彩設計、界面材料與質感設計。
(1) 界面造型設計
界面造型設計主要是指對界面本身的形狀、界面上的圖案、界面的邊緣以及界面交接處的處理、界面上的凹凸漏空等進行設計。
a) 界面的形狀
界面的形狀在較多情況下是以結構構件、承重墻、柱等為依托,以結構體系構成輪廓,形成平面、折面、拱面、弧面等不同形狀的界面。在原先是水平的樓板下,因有各種管道,需重新加吊頂天花,再結合環境的氣氛要求,設計成局部的漏空形狀,由于中式餐廳的界面形狀一般比較嚴謹、莊重,面上飾以木裝飾及字、畫裝飾品。
b) 界面上的圖案
界面上的圖案必須順應室內環境整體氣氛的要求,起到烘托、加強餐廳特定氛圍的作用,
室內圖案以字、畫為主。同時還考慮到與室內其它飾品所協調。
c)界面的邊緣以及界面交接處的處理
界面的邊緣、交接處、不同材料的連接,它們的造型和構造處理,既所謂“收頭”,是界面設計的難點之一。界面的邊緣轉角通常用不同斷面造型的線角處理,如木裝飾墻面下的踢腳和上部的腰線壓條等線腳。這也是室內設計藝術風格定位的重要表達語言。
(2) 界面色彩設計
餐廳是人們進餐的場所,人們在整個進餐過程中自始至終受餐廳空間界面色彩的影響。
色彩不僅影響著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,同時左右著整個餐廳的環境氣氛。
色彩對人心理上的影響很大。在餐廳內以暖色調為主,遵循上淺下深的原則來處理,自上而下,頂棚最淺,墻面最深,踢腳板與地面最深,這樣上輕下重,穩定感好,色彩明朗、歡快,與明采光相配合,使其金碧輝煌有舒心悅目。
(3) 界面材料與質感設計
餐廳內部形象給人的感覺如何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裝飾材料的選用。每一種材料都具
有特殊的潛能,若能準確地把握材料的特性,并加以巧妙的運用,就能創造出完美的室內空間。丹麥設計師克林特曾指出:“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正確的材料,才能以直率和美的方式去滿足人類的需求。”
如何把具有不同質感的材料結合在一起,并利用其粗細、堅柔及紋理等各方面的對比和變化,是界面設計的關鍵。木材具有輕質,強度高、韌性好,熱性能好,手感、觸感好,紋理優美,色澤宜人,易于著色和油漆,便于加工、連接和安裝等特點,因此在室內飾面木材以胡桃木為主。在石材上選用渾實厚重、耐久、耐磨性好的淺色大理石來鋪設。目前,“回歸自然”成為了室內設計的趨勢之一,所以,在選材上選用天然材料也成為一種時尚。
1.3.3 頂棚、地面、墻面及其他界面設計
(1) 頂棚設計
頂棚,作為空間的頂界面,最能反映空間的形態及關系,但通過頂棚的處理則可以使這些關系明確起來。另外,通過頂棚處理還可以達到建立秩序,克服凌亂、散漫,分清主從,突出重點和中心等多種目的。在餐廳中,由于柱子較多,空間往往被分隔成若干部分,在頂部采用紙面石膏板吊頂,結合燈槽、光帶,不僅使頂棚富有變化和層次,同時也解決了照明問題,既有深遠感,又有序列感。
(2) 地面設計
地面作為空間的底界面,也是以水平的形式出現。由于地面需要用來襯托家具、設備和人的活動,因而其顯露的程度是有限的。地面是最先被人的視覺感知的,所以它的色彩、質地和圖案也直接影響室內的氣氛。在接待廳及電梯樓道鋪設淺色大理石,以烘托室內環境。廚房及衛生間采用了防滑地磚,起到防滑作用。最主要的就餐區及包房采用暖色連續圖案的地毯,既有變化,又有導向性,使人融入溫馨的氛圍。
(3) 墻面設計
墻面也是圍合空間的重要因素之一,墻面作為空間的側界面,是以垂直面的形式出現的,
對人的視覺影響至關重要。以胡桃木來裝飾餐廳的墻面,再加上綠色的磨砂玻璃,形成對比,使空間既同一,又富有變化,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。
(4) 其他界面設計
隔墻起到分隔和圍合作用,采用實心隔墻來劃分空間,使被圍合的空間更具有私密性。
另外,承重柱也是界面設計的一個難點,但結合環境照明設計,往往可以取得獨特的效果。
1.4 餐飲光環境的明暗
光環境的明暗能直接影響室內的氣氛,在餐廳要光照明亮,以營造出熱烈快樂、富麗堂皇的氣氛。而包房內光線幽暗,氣氛靜謐而充滿私密感。不同的照度,從而達到不同的效果。的確,中式餐廳照明的整體氣氛應該是正式的、友好的,它的一般照明的照度,相比較于西式餐廳要高,照度應該是均勻的,少有亮度對比所帶來的情緒波動,點式光源、條帶狀光源,均可以滿足良好的照明要求。為了使菜肴的質量和色調能夠顯現得生動好看,以引起食欲,餐桌桌面的照明是重點,用顯色性高的光源在餐桌上方設置重點照明,若不能在每一個餐桌上方提供重點照明,那餐廳設計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就要設計的偏高些。另外,要對配光給予高度關注,以使照明富有立體感。在餐廳照明設計中,用壁燈及若干投光燈來矯正一般照明的平面化,強化照明對人的形體尤其是臉部表情和輪廓的再現。